一带一路打通了中国与中亚、欧洲的贸易通道,随着几年来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发展,陶瓷行业也不例外。近日,山西省朔州市首列陶瓷中亚班列本周正式发车,这标志着朔州市陶瓷出口新通道形成。
陶瓷产品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已不是新闻,湖南醴陵市可以说是赢家,在121届广交会上,醴陵市日用陶瓷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订单增幅超过20%,其中,长期订单占四成以上。
山西省朔州市陶瓷走向国际化,酱油里促进陶瓷外贸产业的快速发展。据悉,这列满载着朔州陶瓷产品的班列装载着朔州市34家企业的41个集装箱陶瓷产品,总价值2000多万元人民币。本列陶瓷中亚班列将途经五个国家,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运输时间约一周左右。

山西省作为“汾老大”的故乡,陶瓷酒瓶、陶瓷酒缸酒坛等日用陶瓷产业发达,全链条产业108家,日用陶瓷产能达35亿件,占到全国的30%左右,自营出口和间接出口量达50%,具备专列开通的先决条件。
扩大出口贸易,增加陶瓷销量是每个陶瓷企业的目标,也是当地政府增加外汇收入的政绩亮点。据了解,从今年6月开始,这趟专列假话每个月开行一班,这将有力促进陶瓷在中亚、欧洲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