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通消费者购买食用类商品的行为来看,一般要看保质期、生产日期、成分表和执行标准等。国内的食品包装还好,一眼可以看出文字意思,但如果是进口食品,就会造成消费者无法有效分辨食品的质量和成分。因此,国家也颁布了法规进行约束,目的是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也是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瑞阳市一家销售进口葡萄酒的酒庄,手续齐全的进口葡萄酒因酒瓶无中文标识被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此外,标签必须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近日,瑞安市市场监管局陶山市监所对位于陶南工业区内的一酒庄进行巡查,现场发现标注“Bock Villany Cabernet 2013”的葡萄酒150瓶,规格为750毫升/瓶,瓶身未发现中文标签。
经查,当事人金先生与上海一家公司签订该款葡萄酒的购销合同,产品的相关证明如报关单、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出库单、入库单等都齐全,该款葡萄酒来源合法。但是该款葡萄酒无中文标识,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与手续是否齐全无关(当然手续不全,更不能售卖了)。
执法人员依法没收上述无中文标签葡萄酒,对金先生处以罚款3万元,并将相关线索移交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处理。
一般而言,进口葡萄酒没有贴标签,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假酒,因为真酒进口时必须会有中文标签。
2、真酒,是通过非货运渠道入境的真酒,但是却进入正常的销售环节的话,因为没有报税和边检,视为走私的”水货“。